如何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?

文章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2年10月25日

2022年10月10日是 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,今年主题为“营造良好环境,共助心理健康”,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,推动全社会提高认识,增强心理健康意识,关注心理精神需求,在家庭生活、学校、工作单位、社区等环境中,营造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良好氛围,提供适宜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,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。

今天,

让我院儿童保健中心心理专科

韦主任来谈谈:

家庭教育——

何如培养出健康人格的儿童!

当今社会,如果一个人无德,他的身体越健壮,智力越发达,就更助长他作恶,对社会更加无益。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健康的人格。

 

如何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?

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:

1.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。平时多鼓励,多尝试,信心来自成功的体验。

2.培养孩子的爱心,要懂得爱自己、爱父母、爱他人,要有同情心。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有句名言:“社会就是模仿。”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心理,家长的榜样就是无声的教育。

3.培养孩子的责任感,父母平时以身作则,给孩子自主的时间与空间尝试完成自己的事情,让其逐步学会对自己负责。

4.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

5.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他人。家长做好榜样,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要尊重我们的孩子及他人,要像春雨一样,润物无声,使孩子不知不觉之间得到熏陶。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。

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什么?

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。主要包括:

1.满足孩子生理需要

2.提供安定温馨的环境,建立感情的联结 ,建立依恋关系,满足安全感的需要;

3.提供鼓励与支持以发展儿童追求成功的信心,承认个体的差异性,让孩子收获自尊自信;

4.提供认同的楷模:提供行为及态度的榜样;

5.提供生活经验和成长的经验:学习、智能、情绪的发展;

6.提供一个沟通网络:社会支持,问题解决。

父母应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及心理发展历程,发展规律:在婴幼儿期,给予更多爱抚和拥抱;在童年中期,着重给予更多的鼓励;在青春期,则懂得适当的示弱和让权

父母应灵活运用多种心理学规律,科学的进行养育:人本主义(懂心)、行为主义(懂强化)、认知信息加工理论(懂效率)。

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,树立正确的教育观。正三观:即孩子是人,作为人要平等、民主地对待他;孩子是生长发育中的人,要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;孩子最终将是独立的社会人,要按照社会的标准去培养他、规范他。

再者,家长要做有效能的父母:

1.对孩子设限,容许孩子自我抉择;

2.以孩子的责任及问题解决为焦点;

3.关注孩子进步与改善的情形;

4.尊重与接纳孩子;

5.不无故批评与责骂孩子;

6.容许孩子有个人问题存在;

7.容许孩子适当地为自己作决定;

8.让孩子有机会承受自己行为的后果。

总之,家长要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,以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,要从师长的高度,不断修身养性,与孩子相处要谨言慎行,处处给孩子传导正能量,要不断求知,满足孩子的求知欲。

最后,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协调发展,形成相互支持的合力,共同为培养儿童健全人格而努力!(韦健华